我国传统中医将秋季分为初秋、中秋和晚秋。虽然距离真正的中秋佳节还有十多天,9月8日“白露”节气过后,标志着炎热夏天将过,已经进入中医秋季养生的“中秋”时期。广东地区秋老虎正缓慢撤离,昼夜温差增大,中医专家提醒,此段时节的中医养生应当注重护阳养阴,防寒保暖,饮食上尤其注意防秋燥。
1、润秋燥 吃坚果 勿大补
据统计,以往华南地区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要比处暑低3℃左右,间中有绵绵阵雨,但整体雨量减少,气候多以晴热干燥为主。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指出,秋气与肺气相通,中医所说“燥胜则干”即是指肺为清虚娇嫩之脏,不耐燥热,燥气偏胜则易伤肺阴,从而出现皮肤及黏膜干燥等阴伤肺燥的症状。肺喜润恶燥,正如《饮膳正要》所说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”,应当选择柔润之品以润肺燥。
成杰辉建议,秋季气候干燥,恰逢坚果收货的季节,可适当食用杏仁、核桃、腰果、松仁、板栗、黑芝麻、花生、葵瓜子等坚果类食品,能起到很好的养阴润燥作用,对身体大有裨益。但不宜选购烘焙、翻炒过度或调味过重的坚果,此类坚果食用过多反而容易加重温燥症状。由于坚果大多热量较高,脂肪含量丰富,每日一小把即可,不宜多食,以免过于滋腻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出现饱胀、腹泻症状,或脂肪摄入过量而致肥胖。
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师邓聪也认为,“润其燥”是白露节气的养生大法。饮食原则宜清热生津、养阴润肺。可多食富含维生素类食材,如胡萝卜、秋梨、芝麻、木耳、广柑、柿子等。秋藕、莲子、菱角、甘蔗等当季食材也是不错的选择,有生津、清除燥热的作用。药膳方面以润肺化痰为宜,可适当选用如银耳、百合、银杏、麦冬、川贝、沙参、玉竹、杏仁等,并可酌情配合一些益气滋阴的中药,如人参、西洋参、石斛等。
邓聪认为,白露时节还比较炎热,一般不必大补,即使身体虚弱,需要服用补药,也最好选用平补之品。所谓“平补”,主要指“补而不峻”、“不燥不腻”。如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,可服食莲子、芡实、山药、扁豆、红枣等,这些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、蛋白质、维生素等,并都具有健补脾胃的功效。
2、解秋乏 白露茶 勿夜饮
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好喝,秋白露”,茶树经过炎炎夏日的煎熬,酝酿出茶叶香醇的品性。秋茶的滋味和汤色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,茶香清幽、温和。但由于秋天雨量减少、气候干燥,且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采收,秋茶轻薄瘦小,其内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如春茶。秋天的白露茶品是一份健康,更是一份对自然平淡、质朴的回归。虽不及春茶的香气馥郁,但胜过夏茶的干涩味苦,白露茶粗饮则滋味单薄、香气平淡,细细品来却有一份独特的淡雅芬芳、甘醇持久,因而尤其受到老茶客的青睐。
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”,养阴护阳,当以平为期。成杰辉认为,白露茶幽香平和,与秋气最为相合,且时下气候渐干燥,人多易咽干口燥,适当饮茶可以生津、润燥、醒脑,十分适宜秋季养生保健。随着炎夏过去,藉着秋气,滋润补养的菜式也渐渐在饭桌上多见,茶汤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助于油脂的分解,饱吃一顿丰富滋腻的食物后,不妨饮茶一杯帮助肉类和油脂类食物的消化。
不过,专家建议,白露品茶虽好,但亦不宜贪杯,茶叶中的茶碱、咖啡因等具有兴奋大脑的作用,因而秋茶更宜白天品尝,能起到很好的解渴提神、缓解秋乏的作用,夜晚不宜多喝以免影响睡眠。
3、夜渐凉 缓添衣 练秋冻
白露过后,天地之气阳消阴长的趋势愈加明显,“秋老虎”逐渐退出天气舞台,正如民谚所说: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。广东地区于白露节气前后虽以晴热天气为主,绵绵细雨时夹杂着秋风阴凉,稍有不慎也容易着凉感冒。
成杰辉建议,天气转凉,应当改变空调和电扇的使用频率,早晚气温偏低,宜将空调的温度调高或尽量不开空调。燥胜伤阴,长时间逗留于空调房内,会加重黏膜及肌肤干燥等症状,且室内空气不流通,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,病菌容易乘虚而入。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老人、小孩和体弱之人更应注意早晚添衣,夜卧不可贪凉,凉席上宜铺上薄床单,切忌袒胸露背,所谓“白露不露身,早晚需叮咛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风寒之邪易袭阳位、易伤阳气,头、颈、背部则首当其冲。
邓聪则建议,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,昼夜温差较大,年老体弱之人早晚要适时添衣。但添衣不宜太多太快,以自身感觉不寒为宜,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。“秋冻”使人体适当接受耐寒训练,可提高机体抵抗力,对安度冬季有益。想增强体质,市民不妨从白露开始坚持早晚用冷水洗脸、洗手、漱口。
成杰辉提醒,体格强健的朋友,“秋冻”亦不宜让头、颈、背受寒。出行在外,如在长途客车、火车、飞机上的旅客,可带上长袖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,尤其女士可披上披肩防寒护体、保暖防病。
4、莫悲秋 多户外 宜登高
秋气敛降,人体的精、气、神与之感应亦趋于收敛降潜的趋势,因而随着秋意渐浓,人体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之秋乏症状以及莫名的心情低落之“悲秋”情绪。此外,大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具有镇静、催眠等作用,秋天日照强度降低、日照时间缩短,人体分泌的褪黑素随之相应增多,对人体的持续影响时间延长。由于褪黑素能够抑制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,人体更容易出现精力下降、情绪消极等现象。
随着酷暑离去,“秋老虎”难再发威,白天可适当晒太阳,通过增加对阳光的接触可减少褪黑素的分泌,改善身心疲惫的状况,以保证人体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心态。晒太阳应避开阳光猛烈、紫外线较强的时段,建议在每天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晒太阳,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0分钟,以防止紫外线灼伤。秋风送爽,白露过后更是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。周末不妨约上三五知己或一家老小走出家门,到户外散步、野餐、骑车、登高远眺,或到海边轻踏绵绵细沙,或到果园、田野去参与短时间的农家乐活动等等,既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、秋天收获的气息,又能达到锻炼身体、愉悦心情的目的。
5、多事秋 防过敏 防腹泻
进入白露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昼热夜凉,气候寒热多变,稍有不慎,容易伤风感冒;同时,许多旧病,如慢性肺病、胃病、骨关节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也易复发,故被称为“多事之秋”。尤其是抵抗力不佳的中老年人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,以免早晚低温下外周血管收缩,诱发血压升高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白露节后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。人们常感觉很“干”,出现口鼻干燥、嘴唇干裂、咽燥干咳、皮肤紧巴巴、大便秘结等“秋燥”症状,严重的还会鼻出血、皮肤皲裂脱屑、肛裂等,老年人尤其多发。此时要注意防燥,室内保持一定湿度,合理补充水分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并根据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适当多吃润燥滋阴的食材。
同时,由于白露时节,空气湿度相对小,浮尘微粒相对多,造成过敏原增加,是过敏性鼻炎、哮喘和秋季花粉症等的高发季节。此时,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做好积极的预防,注意避开花粉、尘螨、动物皮毛、虾蟹等过敏原,加强身体锻炼,早晚不要受凉。
另外,古语云:“白露身不露,着凉易泻肚”,白露节气极易发生急性胃肠炎,出现胃痛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等,这多因脾胃受寒引起的。所以,白露要防脾胃受寒,衣着以“不露”为原则,不可赤膊贪凉,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,并少吃生冷食物。
■链接
白露食疗方
◎橘红罗汉茶
材料:橘红5克,罗汉果10克,绿茶5克。
制法:上述材料用开水冲泡15分钟,放温饮用。
功效:润肺化痰,理气止咳。适合咳嗽、咽干、痰稠难咯之人。
◎杏仁酪
材料:南杏仁60克,糯米20克,白糖适量。
制法:杏仁和糯米洗净后浸泡8小时,泡完后把杏仁和糯米放入搅拌机中加入3倍的水,打成浆汁,然后用纱布或密网过滤,滤后的汁液倒入锅中,小火熬煮,边煮边搅拌,煮至粘稠成糊状,加糖调味即成。
功效:补肺润燥、滋养肌肤。适合阴虚肺燥,或兼皮肤干燥、干咳无痰之人。
◎剑花蜜枣猪尾骨汤
材料:干剑花75克,蜜枣3枚,生姜2片,猪尾骨500克。
制法:剑花洗净浸泡1小时,猪尾骨洗净、切段、水焯后,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煲2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润肺养阴。适合口咽干燥,干咳少痰,经常吸烟、熬夜之人。
◎海底椰蜜枣乌鸡汤
材料:乌鸡500克,海底椰100克,北杏20克,蜜枣3枚,花旗参20克。
制法:乌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,与其余材料洗净后一同放入煲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后,小火煲2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滋阴养血、润肺下气。适合阴虚肺燥、口干咳嗽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