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岁的梁志成教授从事遗传学、遗传优生学,提高人口素质的教研工作60年,在退休的近20年中,他坚持“活到老,做到老”的准则,退而不休、热心公益,努力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、降低先天病残儿出生率做出自己的贡献。他历任与现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事理、中国遗传与优生杂志编委、广东省医学遗传学会主任委员、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、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常务理事和卫生医疗团长等职务。
(梁志成在实验室)
一、古稀之年奉献智慧业绩裴然
30多年来,梁教授先后应新疆、安徽、贵州、云南、海南、广西和广东等省卫生、科委部门的邀请,聘为专家、顾问,开展全省性的学术报告、举办培训班、讲授“遗传病防治与优生”“地中海贫血病”等专题报告,深受当地领导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广西、广东和贵州等地举办全省市性的“遗传病防治与优生”培训班20余次,受益卫生医疗干部和医务人员达4000多人。
二、支援“三农”义诊,效果显著
梁教授担任广东省”老科联“常务理事,兼医疗团团长期间,近8年来坚持亲力亲为地组织、带领相关医院、高等院校的专家、教授积极参加广东省“银龄行动”,先后到广东阳春、徐闻、廉江、龙川、佛岗、龙门、郁南等10多个县市、几十间县人民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中医院、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福利院义诊,通过诊断、查病历、医术指导和医生医德等环节对医务人员的传、帮、带,取得良好效果。
三、时刻心系大众,处处为病人着想
2013年,郁南县福利院有个孤儿双脚畸形,只能匍匐行走,经诊断梁教授提出必须到广州大医院做矫正手术,他主动联系华侨医院骨科主任进行手术治疗,住院期间梁教授还带奶粉等前往探病,孤儿回郁南后还买皮鞋送给他。
2014年郁南县义诊,有个家庭的两个小孩都是“小头症”,并有多动、痴呆。小男孩眼膜混浊,近于失明。梁教授初诊为罕见遗传隐性的“小头、视力、神经性异常综合征”,与广州市妇儿医院副院长廖灿联系商定后,决定给两个患者及其父母全家免费做基因诊断,同时还建议她再怀孕,承诺帮她做产前检查,确保生一个健康小孩,以缓解家庭的悲遇。
四、辛勤耕耘创佳绩,撰写丹青留后人
梁志成教授从事教书育人,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,业绩裴然,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退休以来,不断著书立说,笔耕不息,主编专著有《生一个健康宝宝——遗传优生奥秘》、《遗传优生与生殖工程》和《临床分子检验学》,合编有《男科常见疾病诊断学》及《遗传咨询》等著作10多本,发行到全国各地,用于高校教材、医院诊治和科学研究,深受读者喜爱。还撰写几十篇科普文章和小册子,在全国发送约5000册。
五、热心公益事业,关心家乡建设
梁教授热心公益,十分关心家乡建设。在10多年前他协助母校(开平市博健学校)基金会会长梁奇达向海内外人士及政府资助,筹捐到80多万元、30部电脑以及一批教学设备,使母校的面貌焕然一新。中央电视台专程来拍摄“华侨魂”专辑向海内外报导播放。2013年为母校建校110周年,他倡议编写校史留下丹青,并亲自参加编写与筹款工作,共筹募到6万多元,经一年的努力如期出版。他现任该校基金会会长,时时关心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,得到群众的好评与敬重。
(梁志成访问搏建学校)
六、荣誉面前鞭策自己,有生之年多作贡献
梁教授在1996卫生部授予“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”殊荣;2006年荣获“全国银龄行动先进工作者”,2007年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授予“突出贡献奖”、2011年暨南大学党委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”称号,2012年荣获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“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2009和2013年分别被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评为“优秀老科技工作者”,2014年7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成立35周年授予”特别荣誉奖“,同年12月再次荣获全国老龄委银龄行动授予“全国老有所为楷模”等殊荣。
梁教授把荣誉作为更好鞭策自己进步的动力,认为这些殊荣都归于党的教育、政府、老科联与学校领导的支持、科研与医疗服务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,并表示在有生之年再作新贡献继续奋进,坚持“活到老、做到老”为我国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奋斗终生,继续发挥光和热,让晚霞更亮丽。
(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年会现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