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霞满天】曾祥鹏:振兴华侨教育的爱国工作者
发布人:萧亮亮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10   浏览次数:383

或许和很多教授相比,曾祥鹏没有非常傲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在中国最危急的时刻,他毅然投笔从戎入缅作战在印尼需要他的时候,他选择离开母校清华大学去到山口洋,振兴学校教育来到暨大,他情系学校,积极促进暨大与东南亚华侨学子的交流。一生功绩难以毕述。我们拜访了曾祥鹏,了解到很多背后的故事。

 

投笔从戎战争是人生的转折点

今年92岁高龄的曾祥鹏老师看起来依然很精神,说话的时候也很有力量。太平洋战争爆发时,曾祥鹏16岁,在云南读高中。当时国内外局势都陷入了混乱。曾祥鹏也与印尼的家人失去了联系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一则招募缅甸远征军的启示,由于自小在印尼长大,加之会讲一口流利的英文,是做华侨翻译的不二选择,曾老师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行军队伍。老师愤慨地说,当时统治缅甸的英国军队看到日本人就四散逃亡,中国军队一路南下,在仰光附近因没有盟军的掩护和配合,被日本军队困于野人山。物资短缺,倒下的士兵不计其数。日本人轰炸当地的火车站时,因同行的三名学生被炸成重伤,曾祥鹏主动要求护送他们回国。回国的艰难历程中,曾祥鹏亲身体会到了国民党官僚的腐败,也被当地人民淳朴的民风所感动,更加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信念。这次战争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也对他以后政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远赴南洋:艰苦朴素的拓荒者

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,曾祥鹏大学毕业时有着很多选择。1948年,原本可以得到更加优越工作条件的他,经荣高棠在中央对外联络部的推荐回到印尼,在印尼山口洋南华中学担任校长,进行华侨学生和党的组织工作。当时南华中学建校不久,各项工作还未全面开展。曾祥鹏积极整顿学校工作,开办义务夜校,带领学生进行义务劳动,学生由最初的40人增加到400多人,学校的面貌也焕然一新。谈到当时的情况,曾祥鹏笑着说,学生都是好苗子,上进心很强,即使生活艰苦,也没有放弃渴求知识的愿望。当年的学生在南华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册中深情地写到:“曾校长注重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……后来我回国后成为天津大学的老师,这还要感谢曾校长的培养和教导。”

相遇暨大负责务实的引导者

山口洋南华中学停办后,曾老师回到中央侨务办工作。和暨大的相遇也是一个偶然,老师回忆道:“因为当时中央侨务办需要人手去组织暨大的华侨学生,我正好是华侨,因自小在印尼长大,又曾担任印尼山口洋南华中学的校长,就被选中调任到暨南大学工作。”

来到暨大,首先就是处理好内地学生和外招学生在各个方面隔阂的问题。曾祥鹏和妻子黄慧都对学生的工作非常关心,有部分学生吃不惯这里的饭菜,他们会及时上报解决这些问题。为了预防一些文化冲突,曾祥鹏对侨生更是谆谆教导,告诉学生带什么,言行上注意什么。曾祥鹏说,这些问题是必然发生的,而且现在也需要我们去重视,去解决这些问题。

在暨大的印尼校友会中,曾祥鹏一直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务。近年来不少校友会举办的回乡联谊活动曾祥鹏都会积极组织,从1992至今应邀访问印尼12次。曾老师强调道,校友会的作用就像纽带,暨大应该加强校友会的作用,并开展相关工作,但目前国外的工作进行得比较薄弱。现在所知的中央对这些工作也十分重视,希望学校搞好两方面的关系,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相互促进。

曾祥鹏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传奇和故事,这些困难都没有让他退缩,他永远怀着一颗忠于祖国忠于党的赤子之心,去克服这些洪水猛兽。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铭记。在感慨校园的变化时,曾祥鹏也祝愿我们新一代的暨大人,在暨南园更好地成长。

 

 (文/暨南大学新闻社王小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