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风雨七十载 我与共和国同成长】
有一群人
与共和国同成长
与暨南园共命运
他们当中
有诲人不倦的教师
有立志报国的归侨
有勤勉敬业的工人
……
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
暨南人
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与见证者
他们的命运是时代变迁的缩影
“平凡人”成就“非凡事”
“小故事”展现“大时代”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
我们特别推出
【风雨七十载 我与共和国同成长】
口述历史访谈栏目
一起走近共和国的同龄人
倾听他们讲述光阴的故事
国之所需,吾辈所向
人物简介
杨启光:暨南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,全国优秀教师,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,广东省劳动模范,南粤优秀教师,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华侨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。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、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兼职副主席。
七十年风雨激荡,七十年正道沧桑。七十年的前仆后继,迎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。最蓝不过五星红旗下的天空,窗台旁的杨老先生望着蓝天中飘扬的五星红旗,回想起他第一次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天……
告别亲友,毅然回国
新中国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——归国华侨。他们历经颠沛流离与困苦磨难,最终回到祖国奉献终身。杨启光,便是其中一位。他是共和国的“同龄人”,1949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坤甸市。受父辈的影响,杨启光自小便在爱国华校读书。即使身在国外,他也始终热爱祖国、向往祖国。1965年,杨启光正在读高二,印尼突发事变,爱国华校被取缔,一夜之间,回国一事被提上日程。按照当时的情形,一走便是永别。但“血荐轩辕,报效祖国”的信念,使17岁的杨启光从难舍亲友的动摇中最终转向回国效力的坚定,告别亲友,毅然回国。1966年7月23日,到达广州。那一日,万里无云。踏上祖国的土地,杨启光是真的回家了!
一身戎装,血荐轩辕
回国后,杨启光便进入武汉市华侨补习学校继续学习。1969年,在驻校军宣队和工宣队的支持下,经过严格考核审查,杨启光在侨校二百五十余人的应征者中脱颖而出,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,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。在部队一待就是八年,期间三次荣立三等功。
征兵入伍证书
青年杨启光戎装照
“冬天白毛呼呼,夏天黄毛呼呼,吃的是黑面呼呼。”杨启光笑着说,摸了摸右边脸颊,风轻云淡。这是当时在内蒙古驻扎时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。面对北疆的紧急战备状态,新兵连的训练计划进行到三分之一就结束了。杨启光被分配到师部直属队,年底被改编为高炮营,即刻进入阵地。阵地是一片荒凉光秃的丘陵。没有营房,没有工事,军情紧急,刻不容缓。大家扎起帐篷便投入到战备工作中。练队列、学技术、修炮洞、筑坑道、守阵地,采岩石、打土坯、盖营房,开荒地、种土豆、屯粮食,风雨无阻,常备不懈。荒山野岭,食物匮乏,只能以杂粮咸菜充饥;严重缺水,只好以混浊的雪水解渴;寒风凛冽,一道道血口子在皮肤上裂开。那是连温度计都测不出温度的地方,刚从赤道线上回来的杨启光哪里感受过这样的严寒!脸上冻伤的伤痕至今还留下了印记!即使艰苦如此,大家也依旧以苦为乐,斗志昂扬,“阵地就是我的家,时时刻刻准备打”的信念在每一个战士心里燃烧!
杨启光当年驻守的阵地
戍边卫国誓言
不久,杨启光成为班长,责任更加沉重,信念更加坚定。打坑道,常常会出现哑炮,需要有人进入坑道检查与排险。这是一项有生命危险的工作,而杨启光却总是一马当先,身先士卒,因此被评为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标兵。部队的训练学习也毫不松懈。杨启光带领部队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主席著作,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”,在演习中冲锋陷阵,克敌制胜。就是靠着这种吃苦耐劳、戍边卫国的精神和多次带领部属打落“敌机”的演习战绩,杨启光在部队屡屡受奖,三次荣立三等功。“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信念,用青春和热血奉献秋令沟战场,保卫北京,保卫祖国!”说到理想与信仰,杨启光不禁严肃起来,眼里闪烁熠熠光彩!
军民鱼水,情深意重
“还有内蒙古的农民,他们那种朴实的情感,让二十来岁的我认识了中国的农民……”杨启光抿了一口茶水,声音温和,军民之间淳朴的感情娓娓道来。军旅生活,让杨启光目睹了中国农村的真实样貌,感受到中国农民的真诚朴实。部队野营必须借宿乡亲们家里,以承传“拥军爱民”的光荣传统。乡亲们不论条件多艰苦总把最好的厢房腾出来打扫干净,把炕烧得暖烘烘的,以便让战士们晚上能休息好白天有体力训练。
一次野营,房东老大娘无意中得知杨启光是一名归国华侨,便把他当成像白求恩那样“不远万里,来到中国”的人,很是激动。部队开拔时,她居然拎来准备到市场换粮油的一提篮鸡蛋,硬要塞到杨启光他们牵引高炮的卡车里。但解放军们是有纪律的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自然是坚决不要大娘的鸡蛋。可是又拗不过大娘的心意,无奈之下,杨启光只好把自己的津贴交给一名战士偷偷放在大娘家的桌子上。篮子里的鸡蛋是农民对解放军的关心和拥戴,津贴是解放军对农民的关爱和感恩。杨启光一边回忆这些珍贵的尘封往事,一边反复说着:“中国这七十年来的发展,离不开中国农民们的贡献啊!”
50年后北京军区守备一师高炮营重返驻地合影
(第二排左起第七位穿红色上衣者为杨启光)
重回学校,为中华崛起而读书
“能重回学校学习,那都是国家给的机会!”
1977年的冬天,国家恢复高考的决策忽如一夜春风,传遍全国,奏响了改革开放、科教兴国的序曲。尚在部队的杨启光也紧锣密鼓地迎考——购书借书,白天与战友们一同训练,晚上在煤油灯下潜心复习,用耳机收听电台的英语讲座。因为是归侨,部队决定让杨启光转业地方参加高考。
一张张填满的高考试卷铺实了中国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。1978年,杨启光赶上了首趟开往春天的列车,以“老三届”的身份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学习。杨启光回忆道:“其实那时候我是想去历史系的,结果去了中文系,大半辈子就和语言学打交道了,这也是命运的选择和祖国的需要吧!”
杨启光本科期间“三好学生”奖状
杨启光本科毕业证书、学士学位证书
1978年秋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,暨南大学也迎来了恢复办学的春天。开学第一天,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并举行了开学典礼。领导、老师们的讲话让同学们振奋非常,大家把誓言铭刻在心中——“振兴中华,乃我辈之责”、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!
“那时暨南大学刚刚复办,条件艰苦,设备落后,上课只能在临时盖起的草房里。就是在四面透风草房里,老师传道授业,学生边听边记,思想碰撞交流,学术星火四溅。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,出自各行各业,大家格外珍惜这重返校园的机会,学习都非常刻苦努力。”杨启光说到当时的刻苦努力,颇为自豪。当年坚持去中山图书馆看书的岁月还历历在目,他把中山图书馆里所藏的语法学著作翻了个遍!而大学时代的各科笔记不仅被作为毕业展览品,至今还完整地保留下来。
杨启光本科笔记
杨启光说:“我们很怀念学校的蒙古包啊!‘蒙古包’是学生食堂,平时大家打了饭,便坐在一块儿,边吃饭边聊生活边谈学习;到了节日,这里就是大家展示才艺的殿堂。”杨启光怀念着课堂,怀念着蒙古包,更是怀念着意气风发的青葱岁月。
暨大中文系78级校友毕业30周年合影
( 第二排右起第四位为杨启光)
三尺讲台,勤勤恳恳
“同学们是很喜欢我的现代汉语课的!”杨启光得意地挑了挑眉。硕士毕业后,他选择了留校任教,把余生的精力都倾注于三尺讲台。“把抽象、逻辑的课程讲得生动活泼又具体实用”是杨启光的授课理念。他把时间当作海绵里的水一样挤出来,把休闲娱乐时间都转移到教学研究上,即使颈椎炎复发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。他设计并贯彻“预习、听课、复习、作业、讲评、考试”的“六环节”教学法,引导学生思考钻研,探赜索隐;他创新教学方式,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引进汉语教学,深受学生好评。既激发了学习自觉,提高了授课效率,优化了教学效果,还亲密了师生关系,不愧是优秀教师!退休以后,杨启光也不忘我们青年学子,经常谆谆告诫“学习的道路上,一定要抓基础、有毅力、只争朝夕。”同时,真诚勉励“你们还年轻哩!一代定比一代强!”
杨启光编著的多媒体课件
杨启光的半辈子都是在暨南大学度过的,他和暨南大学一起成长,一起进步。说到学校的变化,他感慨道:“暨南大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办学宗旨越来越明确。‘办好一流侨校,擦亮金字招牌!’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,我们一定要坚持,把责任担起来,在全国立起一个标杆!”
杨启光指导本科生学习
“我是被国家养大的!”杨启光看着宣传海报上的国徽,眼眶微微泛红。
风雨七十载,从建国初期的步履维艰,到改革开放的昂首向前,再到社会主义新时代踏上伟大征程,新中国以“中国速度”飞速发展,告诉世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从未停歇。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,杨启光与国家一同成长,素履以往。从拿着国家助学金的贫困学子,到军功累累的人民战士,再到带着国家工资的归侨大学生,最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,这不仅是杨启光的个人奋斗史,更是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台的以民为本政策的生动体现。
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杨启光用他的一生来践行——“我以我血荐轩辕”!